第一百七十六章 柳同昌的算盘-《公子世无双》


    第(1/3)页

    柳同昌有了速战速决的心思。

    在江湖里厮混的角色总想着一战扬名天下知,而朝堂上的人物却都想着如何藏拙。

    藏拙自污的法子有很多很多种,作出二十八局《拾浪集》的陈家四爷是借助景祯皇帝“臭棋篓子”的封号藏拙,柳同昌则是靠二十几房如花似玉的妻妾自污,所以谢逸尘身死之后,世上就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正四品的雍州副将其实胸中所学包罗万象。

    在主将营帐里捧着凉州地理形势图翻来覆去看了数十遍,柳同昌随手在兵器架子上抓了把刀,身后只带一高一矮两个心腹亲信走出圆顶大帐,信步在连绵七八里的边军连营中。兵书上的道理其实说得通俗些并不如何难懂,为将者需要时时注意麾下士气、算计粮草能撑多久,自带兵东出井水城以来,柳同昌每日两次在大营中巡视,雷打不动。

    这位体重足以能压垮寻常马匹的将军祖籍就在中州,老家所在的小城镇离着京都城仅有一百余里的路程,九岁就考中了童生,族中长辈都对他寄予厚望,以为祖宗在天有灵,男丁稀薄到屈指可数地步的柳家总算出了一个有望光耀门楣的大才,可惜年岁稍长,柳同昌不知何故突然性情大变,不读圣贤书,反而开始对各种各样的杂书感兴趣,又一意孤行拜了个江湖修士为师。

    这种离经叛道的举止当然引起族中长辈强烈不满,耳不闻则心不烦,柳同昌忍到十八岁送走先后病故的父母双亲,索性悄然变卖田产祖宅,收拾行囊北上雍州投军,等那些盼着他一人得道也好全族鸡犬升天的长辈得知此事,柳同昌已经身在北境,想追也追不回来了。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爬到雍州都督麾下得力副将的位置,柳同昌只用了十二三年,跟谢逸尘家中一入军营就有校尉衔的长子、次子截然不同,柳大胖子是凭着妖族杂碎的脑袋做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上来的。

    有意在北境边军中蕴养威信的柳同昌很会做人,担任校尉之后就不肯再自己独占功劳,每回都一再权衡只留下三分,其余赏赐拿出来大大方方分给麾下弟兄,因此以往在雍州时,他在军中一个眼神就比谢逸尘长子的号令更好使。

    二十多万悍卒聚在一起,大营里的气氛凝重肃然。

    柳同昌悄然叹了口气,如果谢逸尘还好端端在井水城坐镇,他不介意跟溱川城里的郭奉平多耗一段时日,从细作禀报回来的消息看,溱川守军表面上似乎被郭奉平的十七条森严军令威慑,整顿出一副不惧死战的架势,其实天策大将军就算有大周太祖皇帝再世的本事,也不可能几个月时间里就经营成铁板一块,三州驻军中山头林立,拖得久了难免就会有不同的声音传出来。

    兵书有言,攻心为上。

    柳同昌已经做好了准备,想要跟溱川城里那位旧相识杨虎头取得联系,尝试着先拿出金银、再许以将来封侯拜将,收买济州、燕州的将领,这件事如果得天之幸真能做成的话,随后里应外合拿下溱川城,郭奉平就再也阻拦不了边军席卷凉州,届时雍州、凉州两面围了中州,大事可成。

    可惜谢逸尘出人意料的饮恨陈无双剑下。

    如此一来,他那两个在柳同昌看来很是愚蠢的儿子必然会把争夺兵权当成第一要紧事,尽管这也是他有意促成的局面,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同时也就意味着麾下二十多万大军断了清凉山的粮草供给。

    所幸的是,柳同昌早就做好了跟郭奉平耗下去的打算,大营里堆积成山的粮草少说还能支撑半个月之久,居安思危,这说到底并不是长久之计,谢逸尘的死讯传到大营里,边军中有人被激起血性要背水一战,也有人萌生退意,如果粮草再被吃用一空的话,光凭威信也镇不住这些虎狼。

    四千派出去试探郭奉平深浅的骑兵如泥牛入海般一去不回,柳同昌立刻就意识到,那位天策大将军是不肯轻易把溱川城拱手相让。(本章未完!)

    第一百七十六章        柳同昌的算盘

    了,而且恐怕还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姓郭的老匹夫应该也起了拥兵自重的二心,想要找机会把没了主将的边军一口吃下。

    按照原本谢逸尘定下的战略,是以进可吞凉州、退可据清凉山守雍州的井水城为立身之基础,兵贵神速全力拿下溱川城,形成一条从西北往东南的顺畅补给线,沿途分兵扎营,再一鼓作气趁着士气高涨夺下青槐关,那样的话郭奉平就会变成一只瓮中之鳖,想退只好往楚州境内退。

    想到这里,柳同昌愤怒地冷哼一声。

    好好一局眼看着就要形成大龙的棋子,让陈无双这不知死活的小畜生搅合得七零八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