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请李言出山!-《大唐最强长子》
第(2/3)页
难道那些正儿八经的国术不香么?为什么非要搞这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李言忍不住的吐槽着,当然,李言也知道,日后等他的成就等级再提升几次,肯定会遇到正经的国术mod、武侠mod等。
现在他之所以会被混元形意太极拳给恶心到,还是应为他的成就等级太低,解锁不了太高层次的模组。
退出了“我的世界”,李言从天工坊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刚刚经受了马大师丰富理论的摧残,李言暂时没了去天工院的心情。
回到了府上之后,李言便抛开了脑中的杂念,回到“我的世界”之中,拿出自己的末影之眼,继续找明地宫的方向,朝着末地传送门快速接近。
……
与此同时,太极宫中,李世民正在凝视几封奏书,眉头时不时的皱上一下。
看的出来,李世民现在的心情很是糟糕,甚至可以说是正处于发怒的边缘。
“土谷浑与薛延陀竟然拒绝称臣纳贡!难不成还要朕打到他们国都不成!”
李世民暴躁的拍了一下自己的桌子。
他刚刚看的正是朝中官员负责处理的战后事宜奏书。
土谷浑与薛延陀两国在战败后各自损失了数万大军,但这两家却仿佛沟通好了一般,坚决不愿向大唐称臣纳贡,甚至还拒绝了赔偿大唐此战的损失。
这哪有战败国应有的姿态?这分明是在向大唐挑衅!
这是在逼大唐出兵开战!
但是,现在的大唐真的有出征的能力吗?
根据李世民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显然没有。
大唐现在的情况大概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百废待兴,即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大唐却也尚未进入真正的盛世阶段。
但以如今的国库距离,依旧是相当的空虚。
先前虽然第一批土豆收获,但朝廷并未收取到大量的农税填补国库的空虚。
相反,李世民选择了将几乎所有收获的土豆当成了种子,以京畿地区为中心,真正开始大批量的种植。
换句话说,这些土豆想要转化成粮食储备,至少还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大唐近来的税收,其实还是来自于各道、州、县的常规农税、商税。
土谷浑和薛延陀两国显然是看清了这一点,认准了大唐近期不可能有大军出征的力量,这才会表现出如此嚣张的态度。
“诶,王德,宣李靖前来见我。”
李世民颇有些无奈,只能喊来李靖,商量一番国事。
没过多久,李靖入宫,见到了李世民。
“臣李靖,见过陛下。”
“免礼。”
“土谷浑和薛延陀并不愿称臣纳贡、不愿赔偿大唐此战损失,药师你怎么看?”
李世民直入主题,一边提出了问题,一边将鸿胪寺的奏书递给了李靖。
李靖闻言,眉头微皱,看完了奏书后,眉头更是皱到了一起。
“陛下,土谷浑、薛延陀两国此举,乃漠视我大唐威仪,我大唐若不派兵讨伐,有损大唐威仪。”
李靖的话说的很直白,必须得打!若是不打,那么这两国必然会越来越嚣张,甚至还会影响到周边其它国家对大唐的态度。
“药师可有良计?”
李世民自然知道得打,但是他最头疼的便是该如何去打。
毕竟现在大唐缺钱少粮,根本支撑不了大规模的国战。
除非能再复制一次年初的北伐,不然一旦战事发生,大唐很容易出现打了一般,钱粮无以为继的局面。
“回禀陛下,经过先前一战,薛延陀的兵力已损三成有余,大唐可派强兵自漠南草原出发,过稽落山,直取薛延陀腹地,若有精兵相随,必将一战而定。”
单论战术而言,李靖的判断非常完美。
经过了先前一战,由于李言的突然到场,使得薛延陀大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失去了主帅,进而在大唐的反击下死伤了四万人以上。
再加上如今漠南漠北皆已成大唐疆土,这就意味着唐军可以从稽落山、浚稽山、涿邪山三个方向任意地点直入薛延陀的腹地。
与原本的突厥领地交接的稽落山正是绝佳发兵地点,完全可以直入薛延陀的腹地,甚至有希望复刻年初那一战,直取夷男部,生擒夷男可汗。
“土谷浑呢?”
李世民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问出了一个令李靖略显尴尬的问题。
李靖沉默了片刻后才开口:“启禀陛下,唐军难以适应土谷浑气候,若非数十万大军强攻,大唐很难将之拿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