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晓得了。” 李言难得的老脸一红,他还以为自己爬城墙的时候没人看见呢,鬼知道天那么黑、城墙上又没有照命沈超是如何发现的! 李言略显急促的离开了城墙,他感觉自己穿越至今都没想今日这般囧过…… 入城后,李言调整了一番自己的情绪,进入了天工院,开始了今日的安排。 如今手摇纺织机和水动力纺织机都已经彻底完善,只要另外雇上一批工匠就可以实现量产。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土豆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善了大唐的民生情况。 食物的不再短缺使得大唐完全可以开始进行经济发展。 换句话说,李言计划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开展的良机已然到来! 李言直接来到了十名一直在学习制图绘图的工匠这边,开始安排新的计划。 “过几日我会组建天工学院,招收百名工匠,你们两人一组,负责传授他们制图学。” “再过些日子,我来教你们基础力学,为日后天工院发展打基础。” 李言也不嫌步子迈的太大,直接将第二步计划的目标定的相当高远。 他要一举培养数十名有理论基础的工匠,以及上百名能够识别标准制图的工匠。 李言此举对于工业发展的意义简直和秦始皇统一文字之于文学有的一拼。 李言此时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今日的第二阶段计划安排,使得他再数十年后,拥有了一个美名,曰“大唐工业之祖” 当然,这些还是后话,李言现在的阶段性目标还是培养人才,并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完成成就任务,获取足量成就点,解锁全新模组…… 就这样,天工院在这几日的动静再度大了起来,李言的名字也再一次频频初现在了人们的耳中,大唐天工院通过组建“天工学院”的形式吸收了百名工匠,进入了真正的高速发展期,逐步开始掀起大唐工业发展的序幕。 …… 五日后的晚上,长安刚刚进入宵禁,李世民正在太极殿阅览着有关大唐天工院的奏折,时不时的露出了沉思。 “组建学院,使得天下匠人以你为尊,颇有古之百家诸子的风采啊……” 李世民也不用等到日后,他现在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前些日子他去过天工院,知道天工院中有着大量工匠极度渴求的知识。 现在李言组建学院,显然就是在进行知识的传播。 如此行为,本就与先秦百家诸子无异。 待这些知识彻底传开之后,李言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天下工匠的尊重,到时候后世之人送他一个什么子的身份也是大有可能。 李世民欣慰的点了点头,同时在粗略的计算着大概多少年后他才能宣布李言的身份。 李世民做为一个“博学”的皇帝,他很清楚,时间总是会冲淡一切的。 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天下人必然早就忘记了他李世民弑兄夺位的丑闻,届时一个私生子的丑闻再也不会掀起太大了波澜。 到时候只要李言的成就不低,就没有任何人能阻止李言认祖归宗的道路。 对于自己的政治手段,李世民还是很有信心的。 就在李世民的心情愈渐好转之际,王德又急匆匆的从御书房之外跑了进来。 “陛下!边关急报!卫国公在支援鄯州的路上遭遇伏击,凉州疑似投敌,薛延陀的兵马初现在了鄯州地界,与土谷浑形成合围,三万大军以及危在旦夕!” 王德捧着一封带血的急报很是匆忙,一边跑一边给李世民讲解了急报的大概内容。 “什么?” 李世民猛的站了起来,怒意顿时窜上了心头。 这或许是李言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也或许是历史本身的细微偏差。 那本该在去年便事发的凉州都督、长乐王李幼良竟然一直没有动静。 而现在一闹出动静就是给大唐来了沉重的一记! 土谷浑与薛延陀两方竟然联手侵犯大唐,长乐王李幼良让出凉州这重要的通道,使得双方在鄯州附近完成了会和,一同埋伏了李靖率领的援军。 如此手段,简直让大唐措不及防! “速让百官入宫议事!” 李世民根本不敢耽搁,现在面临如此危机的情况,一个不小心说说不定就又是一次渭水之耻。 甚至这一次李世民的压力可远比当初突厥人打到渭水大的多。 当初的突厥人虽然一路打到了渭水。 但那是由于玄武门事变刚刚发生,大唐本就略显空虚,再加上沿途的守将有李建成一系的人马,他们在放水的情况下才让突厥人有机可乘。 那时长安附近依旧有十万以上的可调动兵力,并且在一系列反攻之后,大唐其实是取得了一定胜利的,突厥人的损失并不算小。 当初之所以会定下渭水之盟这一耻辱条约,只不过是李世民考虑到了大唐的实际情况,不愿见到惨胜的局面才定下的战略。 说到底,渭水之事其实一直都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算不得什么可怕的事情。 第(2/3)页